中华王氏宗亲网欢迎您!
www.zhws.net.cn
  • 程霞讲|中国姓名史6
  • 王秀英:推动氢能产业转型升级
  • 为了食品安全 喷施宝董事长王祥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王健林:少谈一些什么高大上的管理理念,赚钱活下去才是王道
  • 王傳福比亚迪·中国第二家“华为”正式诞生!
  
韩文公祠:一座文化传承的丰碑
来源:网络 祖源姓氏文化传播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2-05-27 | 224 次浏览 | 分享到:

       祠堂一般形式是家族祠堂,用于祖先的祭祀,皇家、大家族都会设有祠堂,即使偏远的乡村一些家族目前还设有这样的祠堂。

 
       还有一种就是为名人设立的祠堂,这样的祠堂比较少,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与纪念之意,比较著名的有武侯祠。
 
       韩愈在历史上颇有名望,是一座文化丰碑,目前已知的就有三处韩文公祠,而最有名的确是在南海之滨的潮州韩文公祠。
 
       潮州韩文公祠建于北宋咸平(公元999年)二年,潮州通判(宋朝设立的官职,防止州郡权利过大,而设立的副官,起监察作用,可直接上报皇帝)陈尧佐在金山南麓夫子庙的正室的东箱批建韩吏部祠,公元1090年,潮州太守王涤将韩吏部祠迁到城南并改名“昌黎伯韩文公庙”,1189年,潮州太守丁允元将其迁到当前的位置。
 
正门“韩文公祠”是胡耀邦1984年视察此地时所提,大门采取牌楼形制建筑(牌坊是从棂星门来的,最早源于祭天,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朝用祭天的仪式来祭孔,所以此形制也出现在各地孔庙中)。
 
       一进入祠堂,就看到廊道上布满碑林,近代名人表达对韩昌黎的敬仰之情跃然笔下,比如陆定一所写“若无韩子庙,只有越王台”,则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
 
牌匾上“三启南云(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所提,记录韩文公三次入粤)”,“百世师”,“百代文宗”
 
 
此文是韩愈评价孟子的,后来的文人苏东坡又用此语评价韩愈,可见对韩愈的评价之高已与亚圣孟子平齐了。
 
据说此树是韩愈手植树,是北方物种橡树,当地人称之为韩木。
韩木
站在韩文公祠最高处眺望远方,可以清晰的看到潮州古城、韩江还有屹立在江上的广济桥,已逾千年,也许当年东坡也在此驻足远眺,写下了“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评价,而这些只有悠悠的韩江知道…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