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轩辕。2023年4月22日,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组织的百家姓代表团在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的带领下,冒雨汇聚黄帝故里,共拜始祖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



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王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保国、王海军(兼秘书长)、王保红,副会长刘春艳,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程霞参加了拜祖活动。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延续“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承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协办。
大典共有九项仪程:
全体肃立,鸣炮21响。
国家领导人,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主办单位领导,郑州市、新郑市领导,依次向黄帝像敬献花篮。

礼仪人员手捧盛装黄河水的容器恭迎嘉宾,港澳台各界知名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华人代表净手为轩辕黄帝敬香。
现场人员面向黄帝像,深深三鞠躬,表达炎黄子孙对文明始祖的无限尊崇。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作为主拜人,代表亿万华夏儿女恭读拜祖文。
岁在癸卯,三月初三,具茨山下,溱洧河畔,世界炎黄后裔以虔诚恭敬之心,拜祀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谨以全球炎黄子孙之名,肃手恭颂,其辞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祖勋德,泽被八方。
教民耕牧,莳谷树桑。婚丧有礼,典制有章。
始作舟车,初制度量。仰观天文,历律初创。
建宫筑室,论医岐黄。举贤任能,整纪肃纲。
修德怀远,封土辟疆。肇造一统,和合共襄。
世代赓续,恒久绵长。龙腾中州,雨润八荒。
农耕畜牧,互融互彰。五千春秋,共谱华章。
逮至近代,抗争列强。愈挫愈奋,挺起脊梁。
开天辟地,红旗飘扬。天翻地覆,根基开创。
改革开放,壮丽气象。市场经济,百业兴旺。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千年德政,万民颂扬。
强国伟业,领袖引航。民族复兴,步履铿锵。
大河之南,九州之央。嵩岳高耸,万千气象。
两个确保,大省担当。十大战略,前路康庄。
试看环球,风云激荡。开云破雾,中华之光。
独立自主,不畏强梁。和而不同,命运同当。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与尔偕行,与尔同裳。
炎黄子孙,情系故乡。龙之苗裔,共筑梦想。
在兹新郑,祈我祖圣。佑我中华,康富祯祥!
颂曰:
望嵩岳之崔嵬兮,颂吾祖之荣光。
沐雨露之宏润兮,思恩泽之泱泱。
尊吾祖而知鉴兮,往事不忘。
乘长风而振羽兮,九天翱翔。
览圣颜之峥嵘兮,河山有像。
闻德音之盘桓兮,苗裔永昌。
洪绪烈烈而磅礴兮,松柏苍苍。
生民尔瞻以奋发兮,国运高扬!
伏惟尚飨!
“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来自香港、台湾、澳门和内地的歌手与56个民族的演员以及少年儿童合唱团、百名混声合唱团共同高唱《黄帝颂》,体现炎黄子孙虔诚之心、恭敬之意。
两千年前黄河流域孕育出的汉代乐舞盘鼓舞精彩呈现,配上郑地的古调《诗经•郑风•子衿》,古时今日,共敬先祖。

拜祖台中心徐徐展开一幅奔腾不息的黄河画卷。来自社会各界的祈福嘉宾手持吉祥祝福印章在画卷上盖印,随后向黄帝敬奉来自河南的黄土、云南的红土、新疆的白土、辽宁的黑土、安徽的青土“五色土”和藜、稷、菽、麦、稻“五谷”。
拜祖广场上,和平鸽展翅高飞,礼赞和平;数万个气球升上天空,放飞心愿;巨幅红底黄字“天地人和”渐渐呈现,表达着对轩辕黄帝的敬仰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和平和睦和谐的美好祝愿。

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告成。
欢迎关注公众号

